- · 《护理管理杂志》期刊栏[06/01]
- · 护理管理杂志版面费是多[06/01]
- · 《护理管理杂志》投稿方[06/01]
护理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打破女性职业刻板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改变,家庭结构同时呈现出小型化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群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病护理的需求量增加,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也提出了
近年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改变,家庭结构同时呈现出小型化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群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病护理的需求量增加,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予以重点扶持。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国家护理人才紧缺。
11月9日晚间,让人期待已久的《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上线。在上一季节目中,法律界众多高学历精英的实习生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神仙打架”。这一季,节目将目光聚焦到了医疗行业。医疗从业人员对于大众来说相当神秘,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们头顶自带主角光环,节目一经开播便立刻吸粉无数。
本季阵容中还有两位身份特殊的观察员——毛不易和周深。这二位“音乐精灵”,不仅嗓音独特、才华匪浅,更有缘的是,他们都有过学医的经历。周深曾远赴乌克兰学医,毛不易出道前就读于护理专业,其“男护士”身份更是为节目增趣不少。随着节目的热播,医护工作者们的神秘面纱渐渐被揭开,传习邦的今日观察也将聚焦白衣天使的摇篮——护理专业。
打破刻板印象,护理并非仅限于女性的职业
说到“白衣天使”,大多数人将联想到身着白色护士服的护士小姐,这也许就是社会对于护理行业的刻板印象。而正是这份女性占绝大比例的职业,小乔却干了5年。作为一个男护士,小乔遭受着各种偏见和异样的眼光。这些无形的压力并没有让他却步,反而充满斗志,并且从这份他热爱的工作里收获了荣誉感。
27岁的小乔是个陕西小伙子。2012年卫校毕业后,他来到了西安某医院实习。这所医院里一共有护士800余名,而男护士仅有50余名,仅占全院护士的百分之六,经过一年的锻炼,小乔顺利入职,成为50多位男护士中的一员,主要工作是帮助主刀医生完成手术。小乔所在的科室单日手术接诊量多达80台,每个护士平均每天负责5-6台手术。
“手术一台接一台,中间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患者病情不同,手术时间也不定,最长的一台手术站了8个小时。护士工作也是个体力活,经常要在手术中搬运笨重的医疗器械,工作一整天下来手脚酸痛。”小乔面对记者这样描述着他的日常工作。每台手术至少要配备两个护士,一位是巡回护士,另一位是器械护士。小乔主要负责器械,每天都要在手术室里来回走动。他说,手术室空间不大,但每天差不多能走两万步。
而对小乔来说最尴尬的就是在护理工作中遇到不配合的女病人。某年冬天,一位年轻女患者三天不能如厕,急需做灌肠。还在实习期的小乔被指导老师安排去帮病人做这次护理操作。当时女患者躺在病床上,亲属在旁边照料。看到小乔来了就一直抱怨:“咋是个男的?”听到这话,小乔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是个男护士,做妇科手术本来就很紧张,家属又是这样的态度,我压力就更大了。”小乔坦言,手术整个过程中他没说一句话,直到顺利结束后,他才松了一口气。像小乔一样的男护士不在少数。他们作为护士中的少数群体,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许多偏见:太娘了、丢人、不是个好工作......这些来自外界的舆论压力从来没有间断过。
据了解,国内男护士在护士人群可以称作“珍稀物种”,在以女性为主的护士群体中,全国男护士比例仅为2%。但事实上,如今的男护士更是“抢手”。目前,全国各类医院尤其是综合性大医院都需要男护士。随着人们对护士性别歧视的观念逐渐改变,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男护士加入到护理这个行业中。2017年是小乔度过的第五个护士节,他在这个“特殊”岗位上挽救了无数的生命。“穿上这身白大褂就代表着责任,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救死扶伤就是我的天职。”小乔这样对记者说道。世界越来越进步,他也相信,会有更多的男性同胞会投入到这项为人类谋福祉的工作中。
事实上,如今的男护士更是“抢手”。特别是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在如此突发紧急的情况下,女护士们在持续工作几十小时之后体力几乎透支。疫情期间的护理人员还需要搬运许多有一定重量的物资,此时男护士的身体素质优势显示出来,拥有男护士的医院也将一定程度上更从容地应对突发医疗事件。男护士在危重症护理上的优势也体现在了此次抗疫的数据。虽然在全国范围内男护士的比例只有2%左右,但去年前往武汉支援抗疫的2.86万名护士中,男护士就有3300多名,占比达到11%。
文章来源:《护理管理杂志》 网址: http://www.hlglzz.cn/zonghexinwen/2021/1222/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