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护理管理杂志》期刊栏[06/01]
- · 护理管理杂志版面费是多[06/01]
- · 《护理管理杂志》投稿方[06/01]
《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 )“中国抗击新冠疫情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2月2日,由《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 )倡议、中国专家主导、国际专家参与的The BMJ “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策略与经验”专辑正式线上发表。文章从不同角度总结了中国防控新冠疫情的
12月2日,由《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 )倡议、中国专家主导、国际专家参与的The BMJ “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策略与经验”专辑正式线上发表。文章从不同角度总结了中国防控新冠疫情的经验和教训,高度赞扬了中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的成绩,为人类继续抗击新冠疫情以及未来新发传染病的应对提出了中国策略。
本专辑共包括1篇编者按和10篇分析性文章。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立明教授和英国医学杂志高级临床研究编辑、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流行病学讲席教授唐金陵领衔这组文章,由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等十家单位数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讨论和撰写。
《英国医学杂志》“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策略与经验”专辑封面
发布会现场
在南京专辑发布会上,李立明教授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给全世界的公共卫生体系和疾病防控机构敲响了警钟,也给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了机遇,给全世界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公共卫生课。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在对疾病传播规律科学认知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形成一系列非常具有我国特色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也赢得了世界的关注。希望这个专辑能与全球同行分享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为在全球范围内阻断疫情,为应对下一次新发传染病的大流行贡献我们中国学者的智慧和经验。
《英国医学杂志》执行主编Kamran Abbasi博士介绍:“由国际知名专家为《英国医学杂志》撰写的特别专辑,重点关注在科学和临床方面最有希望和影响的领域,最终目的是帮助改善全球人民的健康。”
唐金陵教授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证明了传统的公共卫生措施在控制传染性疾病上的巨大威力。在核酸检测和现代通讯的帮助下,仅仅依靠公共卫生措施,就完全可以在原地彻底消除一个像新冠肺炎这样高度传染的疾病。我们国家采取的史无前例的果断、严厉的防控策略,现在来看我们最初所做的一切是完全正确的,而且给人类留下了一份十分宝贵的财产。
专辑自2020年12月开始组稿探索,先后进行多次会议,参与专家在25个选题建议中反复讨论和斟酌,优选11个主题进行分析总结。撰写稿件再由《英国医学杂志》组织同行评审和最后审定,最终纳入10篇分析性文章。专辑侧重公共卫生选题,分享新冠肺炎的群体性防控策略和措施的经验。
阅读专辑,请访问
The BMJ英文新闻发布链接
延伸阅读:文章简介
编者按:国际上能从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策略和经验中学习到什么:传统的公共卫生措施和技术是彻底遏制新冠疫情的关键
(英国医学杂志高级临床研究编辑 唐金陵、英国医学杂志执行总编 Kamran Abbasi)
编者按对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策略与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SARS-CoV-2传染性强、致病性适中的特点使之成为造成世界大流行的极佳病原体。中国是第一个报告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国家,在探索病毒特点、遏制疫情蔓延的过程中,中国做出的努力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焦点。中国学者在本专辑中撰写的系列文章,将向世界介绍中国抗疫的经验和教训。在疫情暴发初期,中国迅速行动起来,果断、严厉地采用了传统的公共卫生策略(即非药物干预措施),在短短两个月内,成功地扼制住了疫情,消除了本土感染。新技术的使用,如快速核酸检测、移动设备追踪及超级计算机建模等,也为防控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世界上成功控制如此高传染性疾病的现有经验十分有限,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全国防疫行动、迅速动员医护人员进驻疫区、有效协调地方卫生资源、快速加强传染病治疗和护理能力等经验,也值得借鉴。目前大流行正处于第二阶段,疫苗接种将是这一阶段保护易感人群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疫苗接种建立起群体免疫屏障之前,中国仍需要坚持强有力的公共卫生措施。中国抗疫策略的短期代价看似很高,但从长远看,如果不这么做,其后果对中国以及全世界的代价将不可估量。
第一篇文章
快速、持续地围堵新冠肺炎是可以实现且值得的:对当前和未来大流行应对的启示
创新的技术和组织方法可以克服“围堵”措施在可行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和灵活性等方面面临的重要挑战,应将“围堵”作为未来大流行的首选应对策略。
文章来源:《护理管理杂志》 网址: http://www.hlglzz.cn/zonghexinwen/2021/1205/611.html